物聯網戰略避開阿里、騰訊、小米,實達選擇做“廠商背后的廠商”!
發稿日期:2017-12-27 來源:物聯網智庫
物聯網被稱為繼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產業革命”。根據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84億——而全球人口數量僅為75億,也就是說,2017年的物聯網設備數量首次超過了全球人口數,并將在2020年達到204億。
百億級的互聯設備意味著萬億級的廣闊市場。以物聯網技術作為催化劑,共享單車領域誕生了摩拜、ofo這樣的獨角獸;做智能音箱的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頭;無人便利店成“飛豬”被吹上風口……各種新概念的走紅,讓各類技術有機會施展拳腳的同時,也迎來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圍繞物聯網領域開展的項目投資和資本運作在近兩年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物聯網領域的資本熱潮
要想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除了技術、人才、政策、產業鏈的支持,資本更是不可或缺的“洪荒之力”。IDC公布最新的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物聯網開支為772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達到1萬億美元。中國是全球物聯網開支最大的國家,2018年預計達到2090億美元,主要靠制造、公用事業和政府投資拉動。
在資本的世界里,除了底蘊雄厚的國際巨頭,“大錢在握”的國內上市公司也是一股重要勢力。
凡是有戰略眼光的上市公司,都不會錯過物聯網落地的奠基機遇,上市公司借助資本手段布局物聯網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
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商日海通訊1.2億元收購龍尚科技超過68%的股份,布局終端模塊,并與艾拉物聯Ayla Networks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實現了物聯網云平臺 模組的優勢布局;智慧城市應用及服務提供商高新興6.81億元收購中興物聯84.07%股權,補充感知層和網絡層短板,沿著從連接到應用的物聯網戰略發展路徑,打造“感知 連接 平臺 應用”的智慧城市生態閉環;IT解決方案綜合服務企業華勝天成通過認購合伙企業的有限合伙份額,18億元收購泰凌微電子超過82%的股權,建立連接層 平臺 智能的三位一體的物聯網架構;終端電子設備供應商實達集團通過資本運作,完成了對深圳興飛、深圳東方拓宇、無錫中科融通等科技企業的收并購,實現了以硬件產業鏈為核心、“移動互聯 物聯”的戰略布局。
但是物聯網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產業,產業鏈貫穿芯片、模組、網絡、平臺、應用等各個環節,既有面向C端的消費物聯網,又有面向B端的產業物聯網。上市公司在進行資本運作時應該選擇從哪個角度切入物聯網?又該選擇哪些合適的標的?針對這些問題,物聯網智庫采訪了剛剛走馬上任不過20多天的實達集團董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葉成輝先生。
葉成輝在IT業界頗負盛名,他職業生涯中最為大家稱道的履歷當屬2006年至2017年擔任EMC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職務。在十年任期內,通過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他將EMC在大中華區的收入提高了10倍;離開EMC后,葉成輝隨即進入了神州數碼;但骨子里刻著“挑戰”烙印的他又于同年從神州數碼離職,加入了實達集團。
葉成輝領取“2017中國ICT產業十大領袖人物”獎項
無論人在哪里,葉成輝始終保持一種“創業”的心態。葉成輝如此說道:“我的創業并不是和一二十個青年人,天天熬夜開發新產品。我的創業是在一個大的平臺之上,利用資本等方面的優勢,快速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讓它有更高的估值?!闭诮栌梦锫摼W脫胎換骨的實達集團就為葉成輝提供了最好的平臺。
物聯網一定要深入行業
“我們一定要從行業入手?!闭劶皩嵾_公司的物聯網戰略,葉成輝斬釘截鐵的回答。
的確,和產業物聯網的高歌猛進相比,消費物聯網的發展著實令人沮喪。繼去年12月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倒閉后;今年7月7日,曾經的智能手環巨頭Jawbone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成為智能穿戴市場的另一個炮灰。這可是曾在15年估值30億美元,相當于200億人民幣的智能手環之王,從捧上神壇到敗走出局,不過短短1年多的時間。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消費物聯網領域沒有出現能夠“正中紅心”的爆點產品,一般手環所鼓吹的運動計步、通話、睡眠監測,智能手機都能實現,還要一個額外的“累贅”干嘛?智能手環對很多消費者來說根本不是剛需,市場自然做不起來。但同樣是智能手環,如果專用于某個垂直行業,情況則大為不同。葉總提及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那就是為監獄里的犯人定制智能手環,這樣,獄警就能隨時知悉犯人有沒有吃東西?身體健康如何?去過哪些地方?有沒有異常行為?對監獄管理人員來說,這是很強的剛需。
雖然消費者的痛點不甚明確,喜好千變萬化,但是各個垂直行業面臨的問題卻是實實在在、亟待解決的。制造商希望實時知悉自己已經售出產品的健康狀態;市政管理人員希望隨時了解基礎設施的運營狀況;物業人員希望能保證小區居民的安全…….而這些問題都是物聯網技術恰好能解決的。供給和需求的完美匹配,驅動產業物聯網快速發展。
深入行業的戰略也反映了實達集團的商業模式,實達不會像小米、OPPO、騰訊等公司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要做“廠商背后的廠商”,即2B2C。換言之,實達不會像很多初創公司那樣研發一款智能音箱出來,然后花費巨額廣告費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他可以通過OEM/ODM的方式,為處于銷售前端的公司提供研發、設計和生產服務。這也是最適合實達集團的商業模式——在后方利用自己的技術和研發優勢,根據最終客戶的需求進行調整和改變,但又不會承擔因直接面對消費者而產生的風險和高昂的成本支出。
目前,實達集團重點關注的垂直行業有司法、公安、邊防、監獄等,其子公司中科融通剛剛中標了新疆一個8.9億元的大單;另外,智慧醫療、智慧社區、智慧家居、智慧教育等細分領域,實達集團或多或少亦有所涉及。
在談及投資標的的時候,葉成輝表示他對兩類企業比較感興趣:一類企業是當前擁有凈利潤而未來會持續增長的;另一類企業雖然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但在物聯網方面確有新的技術或產品。
整合協同,生態為王
物聯網的概念被提出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了,但是直到最近2年,這個產業的發展才真正出現了質的飛躍。葉成輝認為,制約物聯網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是整合。
舉個例子,現在滿大街都安裝了攝像頭,但是能做人臉識別的攝像頭卻沒有幾個。要實現真正的智能監控可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既需要人臉識別的芯片和人臉識別的軟件,又需要邊緣智能技術和終端設備廠商。但是客戶并不需要了解這些技術具體是怎樣的,客戶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拿來即用的完整解決方案。所以在物聯網領域,整合十分重要。
實達集團想做物聯網垂直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在整合物聯網產業鏈之前,葉成輝首先要做的是對集團內部已有的企業和資源進行整合。在過去的20多天里,葉成輝幾乎走遍了實達集團的所有子公司,這些子公司可能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但是相互之間不成體系,葉成輝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實現各個子公司之間的協同。這個過程,就好像將一堆散落的積木慢慢搭建成型一般。
在未來,實達集團還將進一步聯合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共同構建互利共贏的生態圈。物聯網是一個太大的產業,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全面具到,只有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每個人專精于自己的優勢,才能將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并且人人分得其中的紅利。
總之,由上市公司發起,通過資本運作實現物聯網轉型的熱潮已經到來。不久的將來,期待看到物聯網領域新巨頭的誕生!